当前位置: 资讯 > > 行情分析 > > 临西轴承“智能”制造...
正文

临西轴承“智能”制造积聚发展新动力

发表时间:2019-01-30 09:30 来源:长城网 阅读数:933

    长城网讯(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何连斌)近日,2018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世博馆举办。短短4天时间,来自临西县的轴承厂商就达成60多笔交易,内销交易额3790万元,外贸交易额280万美元。

  “这次有鑫泰、三桥、玉良、海蓝等24家轴承企业,展出汽车轴承、静音轴承、陶瓷轴承、精密角接触轴承等514个型号,全部是专、精、特、新高精尖产品,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,国内外客商大拇指翘得老高!”带队的临西县轴承行业协会会长李金贵感慨万千:临西轴承从小作坊、杂牌军到产业集群、自主品牌生力军,40年一路风雨走来,临西“智造”叫响了国际市场,积聚起转动世界的强劲动力。

  市场萌芽

  上世纪70年代,临西轴承行业在小作坊悄然萌芽,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,轴承货源紧缺。一批头脑灵活的农民从外地厂矿购回废旧轴承,拆下可利用的套圈、珠粒和卡子等,经抛光、上油简单处理,组装后偷偷拿到“夜市场”去卖。那个时候轴承不叫“轴承”,叫“钢0”,买卖轴承的被称作“钢0贩子”。这让早期从事轴承加工的农民尝到了“过好日子”的甜头。

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党的富民政策和开放政策,使临西轴承逐步从隐蔽转向公开,收购和加工轴承的行业迅速蔓延,形成了几十个“轴承专业村”。1986年6月老官寨乡白庄率先建起轴承市场,其后童村、仓上、河西、蒋庄轴承交易市场相继成立,一些轴承加工户靠推车、驴车、自行车驮货,赶集摆地摊。也有部分农民走出家门到各地开店,呈现“千家万户搞加工,千军万马闯市场”的局面。

  在轴承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,临西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,再靠翻新组装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,于是确立了“以生产中低速碳钢轴承为主,以为大中型企业配套为主”的产业发展思路,重点培育了鑫泰、临汾等10余家轴承规模企业。由于产品符合市场需求,定位准确,价格低廉,很快抢占了国内市场。自此,临西轴承产业结束了废旧轴承加工翻新的历史。

  集群发展

  “散兵游勇”闯市场,势单力薄,限制了轴承产业的发展壮大。

  2002年5月,临西县投资2.44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轴承交易市场,利好政策吸引了哈尔滨轴承集团、张家港AAA集团、美国TIMKEN、德国FAG、日本NSKH等国内外2000多家知名轴承企业相继入驻。鑫泰轴承、宝鑫轴承等本土企业迅速崛起,实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。2006以来,逐步建成河北省级阳光轴承园区、邢台市级运河工业园区,设立了中国国际轴承展示中心、河北省轴承检测中心、临西县轴承行业协会。

  河北宝鑫轴承公司搬进阳光轴承工业园区后,“握指成拳”,公司效益一路攀升,公司董事长夏树宝最先尝到了“抱团闯市场”的甜头。然而,产品同质化严重,始终跳不出“打价格战”的恶性竞争怪圈。轴承产品质量“疲软”,在高端市场根本站不稳脚跟。

  为解决这些症结,临西县实施“质量提升行动”,引导企业走技术兴企之路,将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,对企业在土地使用、信贷补贴、项目技改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支持。该县为近200家轴承企业融资4.2亿余元,争取上级技改资金420万元,重点实施29项技改项目,财政注资2000万元为企业贷款进行风险担保。鼓励企业与专业院校研发中心“联姻”,引进高、精、尖科研成果,开发差异化产品,增强集群创新能力。

  “拼资源、拼成本的时代已经过时了,如今拼的是创新能力、产品质量,质量不提高,只有死路一条。”河北宝鑫轴承公司再度陷入发展瓶颈后,公司董事长夏树宝没有坐以待毙。2012年初他率技术人员赴全国各地考察取样,历时多半年行程27万公里,从洛阳聘来行业专家,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,开展技术攻关,自主研发出全国独有的新型“母机”精密磨床,获4项国家专利,其中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。所生产的滚子圆度从千分之三提升到万分之三,使用寿命提高5倍以上,生产效率翻一番。目前已售出精密磨床80多套,除畅销吉林、洛阳、甘肃等国内市场外,还远销俄罗斯、印度等国家。

  如今,临西已拥有轴承生产加工企业400多家,规模企业60余家,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;年生产能力7.5亿套,年产值169亿元;拥有轴承出口企业46家,产品远销东南亚、美国、加拿大、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国市场占有率10%以上,形成了“卖遍全国,走向世界”的销售网络。

  “智造”提升

  日前,河北诚为轴承公司的“智能车间”正在赶制七类轴承套圈。“这批40余万件的七类轴承套圈,是作为高端配套供往美国铁姆肯企业的。”诚为轴承公司车间主任王德林介绍。

  “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,轴承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,走高端发展路线成为必选项。”诚为轴承公司投资2亿元在全国轴承行业率先建设了“I5智能工厂”,目前120台搭载I5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机床全面投用。诚为轴承公司董事长李金贵说,生产模式可实现技术控制、制造生产、流程管理信息化,年节约用工成本30万元,产量提高2倍以上,检验成本降低60%左右,精度可达到国际一流产品水平,产品利润提高2倍多。

  因产品高精密、高刚度、长寿命,临西轴承备受国内外高端客户追捧。年产3500多万件轴承锻件、精车件等轴承套圈产品,95%以上出口美国铁姆肯、日本恩梯恩、德国弗舍尔、瑞典斯凯孚等世界知名轴承制造公司,年均销量递增近30%,年销售额4亿元……诚为轴承公司也因此成为TIMKEN、SKF等国际高端轴承企业在华北地区惟一的优秀供应商。

  近年来,临西县响应国家“互联网+”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发展战略,连续出台“零占地技改”“科技创新奖励十条”等优惠政策,县财政设立500万元的年度专项资金,扶持企业走“智能工厂、智能车间”新路,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,激发轴承对接高端的强劲“混合动能”。目前,三桥、泰姆斯等轴承企业已引进I5智能机床200余台。十多家规模轴承企业完成“智能工厂”的建设规划。到十三五末,全县27家规模轴承企业将全部建成智能化工厂,预计轴承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。

  今年初,临西县与一网络科技公司联合建立中国轴承全产业链B2B交易平台——“找轴网”,探索出一条加快推动轴承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、网络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。搭上“找轴网”,临西轴承将迈向绿色转型、创新提升、高端精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
顶部